Skip to main content

何謂「曝光控制系統」?

前一篇談到跟「曝光」息息相關的「光圈」。今天,讓我們聊一聊:「曝光控制系統」?

如果對前一篇:「光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裡:
https://jvwilliamstudiogallery.blogspot.my/2017/11/blog-post_20.html

「曝光控制系統」

目前相機的主流有兩種
第一種是傳統的數位單反系統(DSLR)它的心臟是由一組精密的機械快門和機械反光和菱鏡組成的。
另一種無反系統 (Mirrorless System),則是由電子快門系統,電子觀景窗組成的。

不論你是哪一種系統,它們都有一組「曝光控制系統」。而且功能非常類似。

上圖的左側較小的機身是無反系統,它的「曝光控制系統」轉盤設在最左邊,靠近快門的地方,右邊的相機屬於數位單反系統,它的「曝光控制系統」轉盤在最右邊靠近電源開關處。兩者的功能和選項基本上是滿類似的

新的相機還沒正式啟用相機之前,攝影師都會檢查并設定相機的「曝光控制系統」,先選擇其中一個選項,就是先決定該相機的曝光控制方式。選項的決定跟攝影師的拍攝主題,拍攝方式息息相關。決定了選項模式之後,攝影師才開始正式啟用該相機。

第一種選項是全手動曝光模式 M (Manual Mode)
第二種是光圈優先模式 A或Av(Aperture Mode)
第三種是快門優先模式 S或 Tv (Shutter Mode)
第四種是程式模式 P(Program Mode)

有的相機還增加了多種場景模式,提供消費者選擇。就攝影技術而言,上述的四種已經包括各種場景模式所需的設定了。

與相機的曝光系統息息相關的是:
1. 光圈值 2. 快門值 3. 感光度
三者之間的設定和平衡。

接下來,我們會深入探討所選用的「曝光模式」跟光圈,快門和感光度之間的關係和設定。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什麼是「正確曝光」?

1. 曝光 什麼是「正確曝光」? 看完電影,走出電影院的一瞬間眼前一片耀光,白矇矇的看不清楚方向。過了一會兒眼睛自動調節後,漸漸看得清楚色彩了,然後可以看清景物的細節了。反之,剛剛踏入幽暗的房間亦然。正確曝光,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使用相機的時候,拍出過度曝光的照片,只見一片反白,什麼都看不到,也沒有細節,稱為「曝光過度」。「曝光不足」則一片漆黑,也是什麼都看不見。只有在正確的曝光下,鮮豔奪目的色彩才會呈現。想要拍張鮮豔美麗的照片的先決條件是:「正確曝光」。 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色彩豐富鮮豔,細節紋路清晰 人類的眼睛,可以自動調節,完全不需要透過大腦思考。 使用單反相機的時候,曝光值靠攝影師決定。攝影師必須考慮「光圈」「快門」和「感光度」之間的關係和平衡。經過思考決定之後,把光圈大小,快門速度和感光度(ISO)設定好,才能夠取得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 當然,如果攝影師不想傷腦筋,也可以使用「全自動」的曝光模式,把工作交給相機(或手機)去決定。 當然,這樣的結果是無法拍出攝影師想要的畫面的,它只能夠規規矩矩地拍出一張沒有失誤的照片。 至於,攝影師靠什麼依據,來決定曝光是否正確呢? 「測光表」,從前的「測光表」外形像鑲了半顆乒乓球的遙控器。放在模特兒臉旁按一下,曝光值就讀出來了,測光表會告訴你該放多少光圈值和快門速度,你也可以輸入想要的光圈值,讓測光表替你計算快門速度。 目前幾乎所有的相機,手機都內建了測光表。當你選擇全手動曝光模式的時候,觀景窗下方的測光表就會開始運作了: 1. 指針在'0' 就是「曝光正確」 2. 指針在'-' 則「曝光不足」 3. 指針在'+' 是「曝光過度」 小貼士: 減緩快門速度或打開光圈則提高曝光度。 提高快門速度或縮減光圈則減低曝光度。 數位相機內的感光片,可以設定「感光度」簡稱(ISO)。 ISO  越低,曝光減低 ISO  越高,曝光增加

第三篇 何謂「快門」?

何謂「快門」? 3. 快門 快門是相機內的一個裝置。 在感光片前面,裝置了一扇門。 「快門」透過調節其開關的「速度」來決定光線進入的多寡。 因此,攝影師對於快門的印象,是它開關的「速度」。 我們可以調整「快門」的「速度」來平衡「曝光值」。 在「高速快門」之下,飛翔的鳥兒和它的影子被「凝結」,形成靜止的時空狀態, 「快門」就像時間的魔法一般,可以給攝影帶來各種夢幻的成像。 1. 高速快門可以凝固快速移動的物體,程現出時空靜止的狀態。 2. 低速快門可以拍攝到時間流動的「軌跡」,形成夢幻般,移動物體的拖曳的痕跡。 在極慢的「快門速度」下,可以拍攝到時間流動的軌跡,游魚和流水形成如夢幻般的拖曳痕跡 快門的限制: 「手震」,當快門低過「安全快門」值的時候,拍攝出來的影像就會因「震動」而模糊掉。稱為「手震」。為了避免手震,就必須在手持攝影時,時時注意快門速度。如果低過安全值,就必須使用腳架或使用防手震裝置。 相機內的快門分成三種: 第一種「機械式的快門」,稱爲「點平面快門」(單反相機內的快門)。那是一種裝置在鏡頭後面,靠近感光片的機身處。屬於可交換鏡頭的快門裝置。 其特點是: 1. 相機可以換鏡頭。 2. 快門速度可以達到幾千分之一秒,非常快,它的速度是另外一種「鏡中快門」速度的很多倍。 3. 適合運動攝影。 缺點:快門運作時震動大,容易造成拍攝時的手震。 快門聲很大聲。使拍攝者或被攝者有種不舒服的感覺。 當「點平面快門」開關的時候,就是攝影曝光的當下,觀景窗會關閉,暫停運作,看不到拍攝主題。直到拍攝過程完畢了,觀景窗才回復正常運作。 第二種是:「鏡中快門 」(鏡頭和機身無法拆卸的小相機快門)快門裝置在鏡頭中的光圈附近。 「鏡中快門」出現在不少價格昂貴的高級便攜型相機內。原因就是它的造價昂貴,快門葉片細緻輕巧,快門聲清脆討喜。而且組件小巧輕盈,可造出體積非常小的大型感光原件相機。 例如RICO 的GR 系列。SIGMA 的 DP 系列相機。 特色: 相機和鏡頭一體成型,不能交換鏡頭。這類相機都會標榜鏡頭和機身的優化設計,小巧的體積和安靜清脆的快門聲。相機體積細小,成像品質非常高。容易攜帶。 非常適合人文攝影之類的主題。 快門開合的當下,即攝影曝光的過程,不會影響觀景窗正常運作...

A very interesting brass band from by plastic and digital

Music Time,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Music Band from Japan From by Plastic wood wind and Plastic brass section (plastic flute, plastic saxophone, plastic trumpet, plastic trombone, plastic tuba etc.), lead music by Roland Aerophone, it's a Digital Saxophone. It's not normal? Yes, it is, but it brought to you a lot of fun.